陈景亮哪能想到李春兰突然说出来这话,就觉得她提的这个问题很贸然,“这个我得问问我姑父,我也不敢轻易就答复你。”

    “那就拜托你帮忙问一声,要是行的话,我去见见你姑父,跟他商量商量。”

    这时李春兰也算是死马当成活马医了,虽然不知道行不行,但是试一试总是没错。

    这时陈景亮看了苏玉华一眼,点了点头,“那我回头试着跟我姑父说一下。”

    也就两天之后,陈景亮就带来了消息,“我姑父说了,他可以过来帮忙,但是工钱不能少。”

    “现在你姑父每个月的工资是多少?”“我姑父在副食品厂,每个月的工资是三十六块,他要是过来帮忙的话,也不能低于这个工资。”

    “谢谢你跑来跟我们说这个,我们商量一下,行的话明天我跟你一块见下你姑父。”

    陈景亮应了一声,推着车子走了。

    李春兰就跟姑娘们商量,看要不要把陈景亮的姑父给请过来,但是他开价实在是有点高,一个月居然要三十六块。

    就说他们家现在也不差这点钱,但陈景亮他姑父到底水平咋样?到底值不值这个价?还很难说?

    “要是陈景亮他姑父每个月能拿三十六块的工资,说明是个老工人了,肯定很有经验,我觉得咱可以试一试。”

    “可谁知道他是面点师傅还是普通的工人?”娘仨为这个问题都没有商量出来,刚好苏甜甜放学回来看到妈和大姐二姐在商量的不亦乐乎,就赶紧问了一句,“你们在商量啥呀?”

    “之前你不是跟咱妈说,让咱妈尽量从副食品厂请个老师傅过来帮忙。这不是前天遇到陈景亮了,听说他姑父就在咱县副食品厂上班,就让他打听了一下,结果人家要三十六块的工资,我们也不知道该不该请他过来帮忙。”

    苏玉华也很犹豫,她也觉得这三十六块钱的工资有点高,主要倒是担心这个老师傅水平不够。

    “我觉得应该把他请过来,能拿这么高的工资,肯定在食品厂已经呆了很多年了,就算他不是面点师傅,平时看的也多,经验肯定丰富。”

    苏甜甜这么一说,立刻就解了大家的疑惑。

    那李春兰直接就说道,“即使这么的咱们就听甜甜的,明天我去见见陈景亮他姑父,要是没问题,咱们就把人请过来。”其实苏甜甜知道,像他们这样家庭作坊式的面包房,就应该有一个技术很全面的老师傅来指导,毕竟大家都不专业。

    其实现在是没有条件,如果有条件的话,她真想让大家二姐去学面点技,但现在没有这样的技术学校,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到跟老面点师傅学习技能上。

    陈景亮的姑父叫张大全,自幼就跟人做面点,等到解放后就安排进了市副食品厂当工人,他还属于那种有技术的面点工人,到副食品厂之后也挺被领导看中,也算是为数不多的技术人员。

    前些年是计划经济,副食品厂也是跟着国家分配生产,效益也就一直那个样子。

    可是后面这几年情况就不太对了,尤其是现在,改革开放了,经济搞活了,国家也不宏观调控了,原来现在靠国家支持的副食品厂,现在就发展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