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芙不明所以,谢长瀚将这反应误以为是沉默,便自顾自说了下去。

    “芙儿你是不是怪我当年没有留下若是我当年留下考取功名在京为官”

    “唉,是不是闻风北家一灾就能避过了”

    “舅舅”

    醉芙这才明了谢长瀚怪罪二字意思。

    她心里哪里有怪罪他的意思,只是有些事情过于匪夷所思,自己不知如何

    “我非父亲亲生子,然而这么多年来,父母亲视我与姐姐为掌中珍宝,因我身世凄苦,对我更是倍加疼爱。当年,父亲也在这般寒夜里召我到此间书房深谈”

    “当年父亲问我,男子长成,文经武略你皆不负父母和怀安大师所望,你志在何方?”

    “我虽身在清贵世家,但始终爱武胜于文。父亲听了我的决定,并不责罚于我,反而和我聊起谢氏的处境。”

    “芙儿,你可知谢氏如今的处境?”谢长瀚问道。

    女子摇摇头。

    谢长瀚淡淡一笑,“当年我也似你这般对父亲摇了摇头。父亲说,谢氏世代清贵,天下跟随谢氏的文人学子甚多,可谓是喜,也可谓是忧。为君者,若滔滔文人之口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上,而被他人所牵掣,此乃为君者心中大刺也。可也因出身清流,一些重大密事被托付在身,众矢之的,引得朝堂树敌众多。”

    “外祖所忧不假。”醉芙对这个印象模糊的老人的见解十分敬佩。

    进是罪,退亦是罪。

    “的确,父亲所忧不假,也预见了未来谢氏的艰难。他说若是我选择从军避开锋芒,也是一条突破之路。我这一去,便是常年累月扎根在军营里,当年父亲在时还能支撑住,父亲不幸病逝后,各方力量打压,谢氏越发羸弱。姐姐若是陛下能早些日子召我回京,也许姐姐不会遭此大难。”

    “你这次回京,不知北家那边”

    “舅舅可以和我说一下北家的事情吗?”醉芙开口问道。

    “芙儿对北家的事情都忘了吗?”谢长瀚应道。

    醉芙点点头,又摇了摇头,“大部分都没印象了,只有一些模糊不清的片段能偶尔忆起。”

    “此番回京,舅舅原本就打算和你捋一捋这京城世家的关系。你清醒一事虽说北家还未收到消息,但一旦获悉,想必闻风而至”

    屋外寒风萧萧而起,屋内夜深一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