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圣典教教主宝象就在总坛,他虽体态臃肿,却是慈眉善目、宝相庄严,热情地接待了公孙正。

    宝象座下有三大弟子,分别担任本教的创造使者、毁灭使者和调停使者。

    而调停使者正是由他最宠爱的小徒弟殷无忌担任,旨在调停本教与六界其余神明信奉者的争端。

    彼时,创造使者和毁灭使者正在外头传教济世,惟有殷无忌随宝象在教中坐禅。

    殷无忌比当年的公孙正大五岁,年过而立,通晓中外、满腹经纶,四条眉毛、玉树临风。

    四条眉毛倒不是说殷无忌真的长有四条眉毛,而是他那一对八字胡修得和他的眉毛一样精致好看。

    公孙正对佛法不甚关注,对湿婆教义自然更不了解,他一心追求武之极致,无心与教主宝象论禅,倒想和宝象讨教讨教武功。

    宝象也不怪罪公孙正无礼,他微微一笑,令殷无忌出战。

    于是,公孙正和殷无忌便在圣典教的塞犍陀①武库切磋技艺。

    公孙正自诩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先和殷无忌斗了一会儿剑,殷无忌剑法精湛,竟犹在公孙正之上!

    斗得三十来招,公孙正预感要败,旋即罢手,提出要改换兵器,比比刀法,殷无忌同意了。

    正所谓剑法贵精、刀法贵快。

    公孙正只等殷无忌换好刀以后,立刻使出霹雳狂刀之刀法,宝刀如雷霆之势砍向殷无忌。

    殷无忌略显慌张,但竟然也接住了!

    当然,殷无忌用刀经验还是不如公孙正的,渐落下风,他也收招喊停。

    公孙正礼尚往来,同意停手。

    而后二人用棍,殷无忌使出醉罗汉棍法,略胜公孙正。

    二人用枪,公孙正使出八荒枪法,殷无忌憾负。

    二人用锏,殷无忌使出韦陀献杵,公孙正稍逊。

    二人用锤,公孙正使出元霸锤天,险胜殷无忌。

    兵器比得平分秋色,公孙正又提出比比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