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看过去,原来是隔壁李家的琴娘和周婶的儿媳妇丽娘。

    不光她俩,后头一个看起来精瘦麻利妇人他也眼熟,似是城北客栈开面摊的妇人。

    柳堤巷的人都知道宋家的买卖挣钱,可多数人觉得学的多了大家都跑去卖,也就不稀奇了。

    孟晚贴出公告已有一阵子了,对他家铺子关注的小贩将消息传得老远,其中城北城南做小买卖的商贩最多,今天也主要是城北城南的小摊贩。

    好歹都是在府城摆摊子过活的,五十两银子大家掏的出来,可也是家里大半家底了,谁也不敢随意拿出来霍霍,于是持观望态度更多。

    琴娘由于在宋家做过工,所以想来试一试,家人也因为受了孟晚的恩情,便也同意了,不过她这五十两是向二嫂借的,往后真的挣了钱要还。

    再就是丽娘,她和周婶根本没往这上头想,是闲聊说起时被周管事听见了,这才撺掇娘子过来学。

    琴娘笑笑,“你们放心,便是我俩学会了也不在这条街上开铺子。”

    她是想等婚后,在她未婚夫婿的摊子附近开的。

    丽娘的位置也好找,周管事在瑞丰楼附近给她寻个地方就行了。

    孟晚轻笑一声,“既然说到这儿,许多话正好和大家讲明白了,若是觉得接受不了,仍然可以给你们退了银子出去。”

    这十四人坐在木凳上,听孟晚说还可以退钱,心里稍微安定了了些。

    “大家想学油果子手艺,都是想自己开门做营生的,可首先要同你们讲好这第一条……”

    孟晚侧过身对碧云招了招手,碧云便上前拿出一沓写好的契书过来,给坐下的那十四人每人发放一张。

    有许多人不识字,便拿着契书慌了手脚,左右乱问,一时间场面杂乱无章的。

    孟晚也找了把椅子坐,任由众人发泄情绪,等她们稍微安静些便继续开口道:“看不懂就问身边识字的,这十四份文书你们应该对照过了,一字不差,若无异议我就从第一条开始讲起了。”

    他等了片刻,见无人质疑才开始说话,“第一,学成之后你们相互之间不可在同一条街上开铺子,这点大家能做到吗?”

    大伙点着头,琴娘坐在前头笑着说:“开铺子是想赚钱,又不是冤家,谁傻乎乎的凑到一起去?”

    不像是卖肉的摊子,卖菜的摊子,能凑到一堆吸引人过来买菜买肉。

    这种早食铺子一条街不同类别就罢了,两家都卖同样的包子面条恨不得隔上几条街去。

    孟晚对琴娘回了个笑,“那好,第二——你们交上来的这五十两银子,我只收取其中二十两做为学费,剩下的三十两我退还给你们,当作入股你们开铺子的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