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夜恍然,难怪这里没看到几个人,冷清得很。

    “那救助站都是全靠捐赠维持下去的吗?”

    杨光点点头,“基本靠社会捐助勉强维持的。”

    然后他又说起救助站的艰难现状。

    “阳光流浪动物救助站每个月光给猫狗的粮食就要2万多元,药费1万多元,一年场地租金要1万多元,还有固定管理人员的工资……,平均每月固定支出的就要5万元左右。

    但连续几个月来,阳光流浪动物救助站每月收到的救助只有3万元左右,有时甚至只有2万多元,入不敷出的情况让救助站很头疼。”

    林子夜皱起眉头问道:“就没其他的收入来源了吗?”

    “其实救助站也开了个小型宠物诊所来开源,婉云就是诊所唯一的宠物医生,但她经常要顾着救助站这边的动物,诊所那边就只能关关停停,所以收益也不高,现在诊所也只是勉强为继而已。”

    “总的来说,还是要靠捐助,但这是一种不稳定的救助模式,经常入不敷出,如今阳光救助站已经频临倒闭边缘。”

    “如果最后真的走不下去了,只能对它们实施安乐死。”

    说到这里杨光的表情很是痛苦,杨婉云也垂着头默不作声。

    林子夜看向小瞳,想知道杨光所说的一切到底属不属实。

    小瞳点了点头,示意她调查的结果与杨光所说的基本吻合。

    “社会上的其他流浪动物救助站的情况也像你们这样吗?”

    杨光提振起心情继续为林子夜解惑,毕竟还指望他慷慨解囊拉救助站一把呢。

    其实,救助站分为政府创建和爱心人士自发建立的救助中心,但即使是政府创建的正规的慈善机构能得到的拨款和善款也不多,不同的流浪动物救助站能承载的数量都是非常有限的,一旦超越数量又无人领养只有一个结果:安乐死!

    自发建立的救助中心更是难以维持的存在,他们变卖自己的房产、花光所有的积蓄,但都承载不了心中那份大爱,他们无奈自己的能力有限,只能对社会公开“免费领养”的措施。

    因为免费领养是一个非常尴尬且不规范化的存在,这一件事哪怕是再有影响力的人呼吁,还是无法改变这一现状。所以,当民营救助站在被现实击溃之后,只能做出公开募捐的行为。

    有时还会有媒体报道一下,但媒体报道就像是造血机,每报道一次,社会捐助可能就会多一点,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杨光自嘲道:“我们这些救助站站长有时候活得像个乞丐,但在大部分人眼里觉得我们只是在卖惨。”

    实际上,对于流浪动物的救助,民间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在许多人看来,宠物是主人的一份财产,主人有权买卖,也能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