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远房亲戚陆诗诗,我和她之间无话不谈。”

    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没有任何秘密的那种,姜铃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思。

    “幸会!”

    “幸会!”

    仆人上了茶,茶过三巡,姜铃开门见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崔兄,我需要你的支持。”

    “你想废除连坐之法?这事我听李隆讲过了,你不忍看到太平王的家属亲族被连累致死,可这并不容易。”

    “所以我才来找崔兄。”

    “我官虽然大,但废除律法却无能为力,”崔元苦笑,“且不说我的顶头上司欧阳尚书十分古板,绝对是反对的,即使我上书朝廷,奏折在内阁多半都会被拦下来,皇上也看不到,内阁不会允许这种奏折送达御前的。”

    “那是以前的内阁,等你递奏折的时候,内阁就不再是从前那个阳奉阴违的内阁了,所有送到内阁的奏章皇上都要批阅。”

    “皇上要替换内阁?”崔元惊讶地站了起来,“虽然皇上强势,手段了得,接连控制了吏部、户部、兵部、工部,六部已有其四,都察院也已对皇上归心,可四位阁老更非等闲之辈,历经三朝,底蕴深厚,朝中八成的官员都是他们提拔的,要想动他们,难呀!”

    “若是他们自己主动致仕呢?”

    “这不可能?”崔元很笃定,“他们历经三朝而不倒,本就是贪恋权力之辈,又没有老得走不动路,怎会致仕?”

    “前日皇上召见了四位阁老进行了单独谈话,最后,三位阁老都决定致仕,而首辅几个月后也会乞骸骨,过几天你就会看到他们的辞表了。”

    崔元半响无艳,然后长叹了一声:“皇上好手段,厉害!”

    崔元不知道皇上跟阁老门说了什么,威胁的话应该是不可能的,平心而论,虽然恋栈权位,但此四人能力还是有的,否则也不可能把持内阁长达四十多年,若是一味威胁,他们定然宁折不屈,闹到最后甚至可能引发朝局动荡。

    “如此一来奏折那一关算是过去了,可是大越律从指定以来就没有改动过,五百多年了,想要废除连坐之法恐怕要进行廷议,恕我直言,最多一成把握。”

    “为何?”

    “有资格参加廷议的都是三品以上的高官,而他们对连坐法绝大多数都是赞成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废除,一则这是惯例,二来其他诸国都这样做,越国何必标新立异呢?到时我这个递奏折的也讨不了好。”

    “敢问侍郎,何谓法律?”这时候,陆诗诗突然插嘴道。

    姜铃知道陆诗诗对法律颇有研究,以前就心心念念着要考人大的法律系,以后做一名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检察官,此时让她发挥最好,便没有出言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