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开始战斗训练,结果一次性直接丢了一大堆教程过来,虽然苏最记性超乎常人,但因为他的游戏经验不多,一下间愣是不知道该怎么操作。

    更让他崩溃的是作战操作,虽然号称‘博弈即时回合制’,但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回合制的游戏,给他一种网页游戏的错觉。

    好吧,作为同行,不该说对手的游戏不好,对作战模式的吐槽也可能是苏最不熟悉所致,他不喜欢不代表没人喜欢,但苏最可以肯定的是,自己的星际战神和仙剑完全是两码事情。

    星际战神2可以说是动作类的角色扮演游戏,而仙剑6却是纯粹的角色扮演,看上去就好像是一部动画片,操作、画质、水准都不是同一个水准,没有相提并论的必要。

    没了担心,苏最也就思考下一个问题,u盘的设计和制造。

    u盘的部件中,最主要是闪存颗粒,这所谓的闪存颗粒其实就是一颗芯片。以最终端的技术,要制造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在不侵犯别人专利下做出设计。

    乖乖的给人交专利费?那是不可能的,成本太高,还不如直接购买三星、现代的颗粒成品。

    偷偷着使用?最终端这么大一个公司,一举一动都引人注意,最后怕是会落得被人告上法庭的下场,到时候连裤衩都要赔掉。

    那只能设计新的,只有自己的技术才可以大大方方的使用。

    “小超人,你能设计吗?”苏最问。

    “我知识库里的芯片等级太高,不适用地球的环境。”小超人给了否决的答案。

    无奈,苏最只能找上哥巨,让他把自己世界前面几十年的记忆芯片设计方案都一柄保存到一张内存卡上,花了10个功德币买了过来。

    但这些设计并不适合地球使用,不兼容硬件,需要在上面的基础上做出修改。小超人一番忙碌,设计了十几个版本出来,至于能不能用,恐怕还需要实验才能知道。

    迫不及待的跑到半导体工厂,和工程师合计一番,直接将小超人的设计录入生产线的仪器里面,这不用多少功夫,毕竟一切都是现成的。

    “苏总,14纳米的储存芯片,是不是太……浪费产能了?”刘大成吞着口水问,全球最大的储存颗粒制造商三星,现在也不过是量产20纳米的。

    “14纳米工艺的成本更低,这次是我们自己的产品,必须将成本压下去。”苏最说道。14纳米的工艺是难,但成本却更低,因为同样一个产品需要的晶圆尺寸更小。

    比如说同样一个处理器的设计方案,分别采用28和14纳米的制程,28纳米的所需要的晶圆更大,都能做两块14纳米的芯片,14纳米的产品成本自然要比28纳米的低。

    实验的代价也是挺大的,整个流水线为此停工半天,耽搁了芯片代工的进程。

    但所有人都管不上,随着一次次测试,成品也从开始的直接失败变得越来越好,如果能够获得成功,这对最终端来说无疑意义巨大。

    试验一直持续到深夜,一个个眼中布满着血丝,但全然顾不上。

    测试仪器下,最新一组内存芯片的数据逐一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