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清楚,他的生日乃是十一月,而今还有大半年时间。瓦刺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

    “也好。”朱祁镇心中暗道。

    虽然这种自欺欺人的感觉,让朱祁镇很是不舒服,但是如果考虑朝廷现状,朱祁镇也只能忍下这一口气,不去多想了。

    毕竟今日大旱严重程度,甚至超过了数年前连续三年的河北大旱,这一次大旱覆盖范围特别广,从北京到湖广。北方也就罢了。

    北方大旱朱祁

    镇其实也都习惯了。

    春旱已经成为每年都要发生的事情。而这一次波及到湖广,却是一件大事了。

    毕竟大明主要的粮食产区,正在向湖广转移,江南虽然是赋税重地在,北京粮饷多从江南而来,但是江南百姓更喜欢种植经济作物,而并非稻米。

    朱祁镇看周忱的履历的时候,就发现周忱组织过百姓从

    湖广集中购米,到江阴交赋税。这个政策让很多百姓称便。

    但是朱祁镇虽然是皇帝,但是在经济层面,他也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

    江南经济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的减少,湖广粮食生产的增加,是不是让湖广成为大明粮食最重要的产地?

    朱祁镇根本无法做出判断。

    但是粮食生产向长江上游转移,却是毋庸置疑的。

    如此一来,湖广大旱,就是让朱祁镇想不重视都不行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局面,朱祁镇心中并不想与瓦刺打仗。这局面虽然很难看,仅仅是有一张遮羞布,但是朱祁镇也只能认了。

    朱祁镇看过这奏疏,随手递给范弘,好像什么也不知道一般。他对身边的人说道:“每当看见武学的学子,朕心中就安心许多了,大明有如此忠勇之士,又何愁瓦刺?”

    刘永诚恭恭敬敬的说道:“陛下谬赞。”

    朱祁镇说道:“保定侯。”

    孟瑛立即出列说道:“臣在。”

    朱祁镇说道:“你觉得这些学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