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也明白。

    或许大明藩王之中,有不少混吃等死的人。但是周王一系,蜀王一系,与而今的襄王,都不是这样的人。

    特别是襄王。

    襄王是接触过权力的,在仁宗皇帝驾崩的时候,当时宣宗皇帝在南京。所以,就以襄王监国。

    而且这样的监国不是一次两次。

    凡是宣德年间,凡是宣宗出巡,都是太后与襄王监国。

    在襄王之国之后,这种情况才结束。

    朱祁镇才不相信,他这位王叔,乃是一个清心寡欲的人。

    因为皇室,不管那一朝皇室,都是天然培养权力动物的。特别是接触过权力的。否则襄王一心一意维持一个贤王的名声做什么?

    还不是心中还有一丝期望?

    历史上他这位王叔三次,与皇位擦肩而过。

    分别是仁宗登基,宣宗不在身边。再有就是宣宗驾崩之事,太皇太后到底是什么意思,而今也只能她姑妄说之,朱祁镇姑且听之了。再有一次,就是土木堡之变,群臣想要国立长君,也推举过襄王。

    这就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了。

    每一次都有他。很值得玩味。

    朱祁镇一审视这位王叔,心中无数怀疑都涌现出来了。

    知子莫若母,朱祁镇觉得太皇太后岂能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吗?那么他如果真的这样做,能不能安太皇太后之心。

    朱祁镇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但是还是叹息一声,说道“此事暂且放下。你且回去休息吧。”

    主意是好,但是朱祁镇不先说服太皇太后是不可能办的。

    但是能不能说服太皇太后,朱祁镇心中也没底。

    眼前却是先打赢麓川之战,如何安置麓川战后事宜,却是之后的事情了。

    不过,朱祁镇也要做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