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就要还乡了。

    可以说,这一次乃是朱祁镇这一辈子见到杨士奇最后一面了。朱祁镇不管杨士奇说什么话,都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

    不愿意伤老臣之心。

    只是他并不知道,杨士奇何等老辣。一眼就看出了朱祁镇的心绪,或许朱祁镇具体怎么想的,他并不知道,但是那股不以为然的态度,却是隐瞒不住的。

    杨士奇心中难免失望。

    可以说,朱祁镇是杨士奇看着长大的。他很早就遇见了,大明与瓦刺之间,有一场大战,这一场大战即便瓦刺不发动,当今长大了,觉得准备好了,也是要打的。

    杨士奇不怕打仗。

    特别是大明与北元可以说是世仇了。打瓦刺杨士奇一点没有不支持。但是他担心是,朱祁镇与太宗皇帝一般,死咬着蒙古不放了。

    这样就不好办了。

    汉武帝晚年有弃轮台诏,才算是挽回了国家糟糕的局面。太宗皇帝有仁宗宣宗为他收拾烂摊子,还有太皇太后这好儿媳在。

    国家的元气才算是恢复过来了。

    但是他年纪大了,不久于人世。

    所以他不担心,这一场大战在什么时候开始,却担心这一场大战在什么时候结束,兵祸连接,实在不是天下百姓之福。

    更不要说当今做事,实在太急了。

    有才的不仅仅是汉武,还有隋炀。

    只是杨士奇一番推心置腹之言,全都成为了耳旁风。

    朱祁镇说道:“先生之言,朕铭记在心。朝中事务,先生没有交代的吗?”

    杨士奇调整自己的心绪,说道:“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老臣风烛残年之身,又何必多问,而且杨溥为政,老臣还是放心的,只是有一个人却放不下心来。既然陛下问起来,老臣就厚着脸皮分说一二。”

    朱祁镇说道:“先生但讲无妨。”

    杨士奇说道:“老臣担心于谦。”

    朱祁镇一时间愣住了,说道:“于先生,于先生乃是朕肱骨之臣,左膀右臂,朕他日想让于先生坐先生留下的这一把交椅。于先生又怎么会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