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些基于学校产生的新官僚出来之后,他们会喜欢士大夫这个旧官僚体系的人吗?

    呵呵。

    朱祁镇并不知道,甚至在朱祁镇有生之年,大概是看不见这一幕了,但是并不妨碍他种下种子。

    只是于谦却是问题多多。

    于谦说道:“陛下,准备些令哪个衙门管理?”

    朱祁镇沉吟一会儿,说道:“令礼部管辖,让商辂转任礼部尚书,专门负责这一件事情。因为这些人出来仅仅是为吏,。大抵少部分才能为官,故而各中学小学的教材,都要偏实用,而其注重算学。”

    “不,应该是以算学为重。”

    于谦虽然觉得有些不对,但是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并不是于谦没有政治敏感度。

    而是于谦很难将这些人从士大夫集团之中划出来。

    无他,这些家各学堂真正能够进去的,都是各士绅家族,毕竟天高皇帝远,很多偏远地方的人根本不知道,京师还有这些学校,就好像于谦一样,于谦的儿子于冕就是水利学院毕业的。

    但是于谦会觉得于冕是自己的敌人吗?

    太搞笑了。

    而且这些吏员掌控的,都是下面的基层岗位,可以说进士们一进官场,就是这些人拼命大半辈子的终点。

    很多吏员一辈子能混一个官职致仕就不错了。

    于谦又能看重他们的威胁。

    他更担心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朱祁镇一直想做,但是一直做的很有节奏的废除吏有封建的制度,将胥吏纳入国家体制之中。

    毕竟,眼前的事情很明显,这么多中学生大学生,岂不是最好的代替吏员的人选。

    这些年,顺天府两个附郭县都改革了成功,再加上六部衙门之中的所有吏员都慢慢换成了个学远出身的。

    形成了一套吏员考试制度。

    这已经形成一个范氏了。于谦本心并不反对推行这个制度,因为他太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官场风气还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