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安南之战中,云南方面有四川军队加入,一度成为云南兵力的最高峰,但是在此之后,就江河日下了。

    无他,云南从边陲重镇,变成了内地。

    之前云南面对三个战略方向的敌人。

    首先是东南方向的安南,其次是西南方向的缅甸,然后就是正南方向的各

    地土司,再有就是遍布在云南境内的土司。

    这些土司也不是很安顺的。

    近乎是孤悬于外的地步。只有贵州数条驿道相通。

    但是而今,安南已经覆灭,成为东南方向的交趾省,不仅仅是免除了一个战略方向的敌人,而且为云南打通了水路交通。

    虽然红河河道之上有很多险滩激流,通航有很多天然的障碍。但是这些险滩激流并不是阻挡红河河道交通的最主要的原因。

    之前红河河道也有商贸,但是规模很小,阻挡大规模通航的原因,就是安南对大明的提防之心。

    而今没有了安南,只有大明交趾省,这些险滩激流很多都是可以规避的。也让云南有了一个大规模与外交流的通道。

    甚至很多官员赴任,也都原因从海路到交趾,然后换船逆流而上,也不原因走贵州数千里山路了。

    而西面的威胁都已经被麓川给挡住了。

    襄王与缅甸多有摩擦,但是云南却很难感受得到,在加上黔国公府与方家之间的种种矛盾,还有黔国公担负的使命之一,那就是看住襄国。

    这未必是朱祁镇的意思,但却是大明高层的集体意志。

    虽然朱祁镇用分封之策,来扩大大明的疆域。但是有靖难之变的前车之鉴,大部分大臣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不想再面对一次这样的局面。

    对已经分封的王爷都有默契。

    至于南边的土司,大多势力比较小,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

    云南总体来说,是一个近乎太平的局面。

    所以消弱云南的驻军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但是消弱了云南驻军,但是云南还有一个国公镇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