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林贤妃、刑贵妃、武德妃等皆在。”

    “哦……”赵煦点点头,对他吩咐:“汝且去保慈宫传话,便说今日天气不错,我欲请母后来福宁殿赏花。”

    “诺!”

    目送着冯景远去的身影,赵煦咧起嘴来。

    “吕陶吕元均啊……”

    “倒也不奇怪!”

    这一位,是三苏的同乡、好友,乃是皇佑四年的进士。

    在旧党之中,是出了名的头铁,也是一位标准的清流。

    这个人的才华是不错的。

    熙宁年间,中过制科呢!

    须知,在大宋,进士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成就。

    这就是制科,制科的难度,不用多说,能考上的都是学术、才干上上之选,大宋立国以来,迄今制科中者不过三十人。

    其中一人,就在如今的都堂上——左相、申国公吕公著。

    诸如苏轼、李觏这样的大文豪、大学者,也都是制科进士。

    这位吕陶,自不一般。

    而赵煦知道一个细节,昔年,举荐吕陶参加制科的人,名叫:祖无择。

    这一位是嘉佑元老,资历几乎都快赶上文彦博了。

    当年的古文复兴运动,祖无择积极投身其中,倡导学校,大兴教育。

    于是名动天下,享誉四方。

    若无意外,他早已进入三省两府,甚至足可成为像司马光、吕公著的元老。

    那么,为什么祖无择没有成为司马光、吕公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