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已从韩经处知道了瑯琊、即墨的“晒盐”大业,心中有所准备,对几艘运人的海船只是瞟了几眼,虽然震动非常,但尚可想像。

    独独这些吃水线极深的运粮船,范增是看了又看,心内是估了又估,这些粮食物资能养活安置多少百姓人口。

    “怪不得楚地粮价较之前几年涨幅过半,原来公子各处产业赚取的金珠美玉最终都换成了粮草。”

    哪里只是楚地,天下七国哪一处粮价没有上涨,只是这个时代的人很少注意到生民物价的波动规律,这才没有引起轩然大波罢了。

    秦国相权与王权激斗方酣,大秦铁骑在朝堂之上决出真正的王者前偃兵息武,天下间难得赢来短暂的和平。

    可是市面上的粮价以及民生物资却在悄然上涨,头曼表示草原的牛羊也比以前金贵了不少好不。

    韩经在箕子半岛的封地早已实现了自给自足,并且有着大量的富余。

    很多副业都在那里衍生发展,再通过海船运往各地,换回更多的原材料。

    韩经感觉自己就像一只疯狂往洞穴搬东西储粮过冬的土拨鼠,大本营早已是陈粮压着陈粮,新粮等着新建的谷仓囤积。

    能够如此大肆得收粮购物,韩经势力花出去的金玉珠贝海了去了,这全依赖于纸张、琉璃、清洁皂角等垄断性产业的巨大利润。

    而且新式的铸币法带来的结果就是,天下之人争相抢兑韩经麾下铸造的春秋通宝,为其美观大方简便的形象所倾倒。

    在外人眼里,韩经应该是个凭亿近人的人,库房里堆满了金子,更有无数的金子无处搁置,浑身都散发着珠光宝气。

    可在身边如焰灵姬等近人眼里,除了一系列预算支出,韩经从来不留着库银过年,总是变着法子将它们花出去。

    用韩经的话说,流动的小可爱才是真的可爱。

    “海上风浪大,不如入舱内稍坐,范师傅不用心急,入港后你可以凑近看个仔细。”

    范增恨不得从身下的座船飞身过去,看看都运了哪些物资。

    船行平稳,倒也不虞范增为海风扫下船舷,不过言语上该有的关心还是要的,这也是上位者拉拢有能力的下属常用的日常手段。

    这几年船厂出产的都是平底海船,这种大海船吃水浅,压浪前行,特别适合运人运物。

    海船原本都应该是吃水深的尖底船,破浪前行,能抵御海上的风浪,可是为了方便运输,最终还是集思广益造了巨大的平底船。

    这种船在后世的岛国,又被称为安宅船,可见其平稳性。

    当然,小型平底船只能用于内陆航行,不能入海,这也是箕子半岛船厂用大量经验换取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