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相望,就可以看到罗津港在望,不过此时的港口经过多年的建设,再不是当初的小渔村模样。

    大的布局方面有着韩经的提契,又有墨家弟子苦心孤诣耐心研究,经过一番实地测量考察,最终将这处适用于出海的不冻港由小渔村变成了当今天下间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军港。

    有着完善的制度执行,韩经相信,从管理上,也是不当世最先进的。

    至少此时船队逼近,对面已经作出了应对,有快船迅速靠近接洽,以旗语互通消息后又登船相验,最后确认完,这才打出信号,由灯塔指挥放行。

    这一切显得按步就班,井井有条,而且有关人员行动迅速,流程熟悉,显然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

    默默得看着这一切,韩经心底暗暗点头。

    窥一斑而见全豹,韩经定下的规章制度已经根植于此地了。

    “举止有度,行而有方,好,好!”

    范增是第一次见到韩经在箕子半岛置下的产业,见这些服务于军港的水兵纪律性不输大秦,显然这里也是有着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不由得大声叫好。

    学了一辈子兵法,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

    “现在这里的形势一点也不简单,各方势力粉墨登场,正需要范师傅整军经武,以剑为犁,为我华夏之民争得休息繁育的所在。”

    韩经说得可一点都不带掺假的,此番跨海而来,就是为了亮肌肉,动刀子。

    甫一登岸,韩经就召急各方面的主事之人,询问目前的境况。

    “说说吧,现在乐浪的形势到了哪一步了?”

    此地是箕润相赠,为的是在燕国方面有动静的时候能及时示警。

    原本只有方圆百里,现在随着人口的大量涌来,几经安置,已经远远超出箕子国所允许的范围。

    被送过来的百姓都是家徒四壁,走投无路之人,一下船就分田分地,工坊也有着大量的活计敞开向他们招工,孩子还被统一送往学痒就学。

    除了规矩多些,这里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人间乐土,加上又时时面对着海边风浪,久而久之,在这里扎下根来的中原百姓齐呼此地为乐浪。

    因其寓意良好且应景,官方就沿用了下来。

    陶方:“经过长期的扫荡,游荡的貊人、濊人部落好像有联合的迹象,许总管的根部经常有伐木取材的工匠遭到野人的袭扰。”

    许汉文见小陶提到自己,赶忙挺了挺胸,让阔别已久的韩经能注意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