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是一道缩影,还有更多的战役,前后陆续发生。

    先是西夏人进攻塞安寨与安远寨。

    郑朗一直想将这两寨暂时丢弃,王信没有舍得,郑朗怕麻烦,最终将两寨留下。

    后来以赵振代郑朗,最终出了事。

    虽然郑朗加固了两寨,但三川口大捷,使西夏来犯的敌人更多,五月敌犯,赵振不敢救,塞安寨失守,监押王继元战死,高延德被俘。

    这是邸报上的话。

    但郑朗知道更多,赵振对错不大好说,因为延州兵力太少,若分去兵力多,一旦失利,自延州到保安军以及前面自己建设的九寨,会缺少士兵防守,一旦失败,九寨与两城会很危险。

    分兵少,不是前去援救,而是给元昊上菜去的。

    定川砦一战就可以看到,元昊多次采用了围点打援的战术。

    虽塞安寨失守,但延州城保住。

    对错不大好说,赵振倒霉了,庞籍弹其懦弱,先后贬官,王继元等牺牲将领家属又上告赵振软弱,致其家人死,于是一贬再贬。

    以范仲淹都转运使兼知延州,没有办法,能者多劳,范仲淹担任转运使的同时,还要守好延州。

    边事起,张士逊无任何良策,拜太傅,封邓国公,让其致仕。老人家,你退休吧。

    再起吕夷简。

    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只有吕夷简与王曾才能在这危难之时,担任重职。

    但赵祯想到了另一个大麻烦人,范仲淹,他这几年当中,几乎以倒吕夷简为自己最大的任务,不但他多次与吕夷简争斗,还带着一大群小弟与吕夷简斗。

    范仲淹此时在西北,他的小弟韩琦、尹洙等人全部在西北,如果斗起来……赵祯冷汗涔涔,写了一封信给范仲淹,信上说此次朕起用你,正是吕夷简的推荐,他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原来郑朗也相信,不过现在不大相信,很有可能没有这件事,赵祯只是为了范仲淹不去找吕夷简的麻烦,善意的编造了一个谎言。

    范仲淹回了一封信,臣向来只论国事,与吕夷简个人无关。

    赵祯很狐疑,范仲淹怎么了,难道这几年下放后,暴烈的性格改变,变得阴柔起来,有什么阴险的后着?

    范仲淹不但给赵祯一封信,也给吕夷简写了一封信,为官者,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以前得罪,全为公事,宰相雅量,以国家重奖仲淹,深为感谢,望与宰相内外互助,替国家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