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祉不相信范仲淹的改变,吕夷简拿到信后,也想了大半天,不大相信。最终吕夷简终于听出范仲淹的话外之音,俺们争归争,别拿国家当作报仇工具,前方打仗,后方供给得给我跟上,否则咱们没完!

    吕夷简也怕,此后数年间,吕夷简没有为难范仲淹。

    而且这几年开战,国用无度,正是吕夷简的能力,使国家平安渡过。不过战事结束后,君子党们又调转枪头。精力好啊,不折磨元昊,开始折磨吕夷简。

    这中间的恩怨,谁能说得清楚。

    但暂时的,大家将恩怨放在一边,全心注视西北。

    范仲淹去了延州。朝廷的援军到了,分配了一万八千名守军。也比史上好,史上范仲淹到延州后那才是一片荒凉,金明寨破,塞安寨破。延州与保安军全部被打穿。

    但此时两城前面还放着一辆超级大的巴士。

    可只能说两城没有危险,形势还是不大好。兵力也很少,包括郑朗编收的一万蕃兵,兵力也不过四万人。集中起来十分可观,但分防各处。兵力又显得严重不足。

    于是范仲淹定位为守。继续将巴士向前推移。然后又做了一件事,以前宋军不问能力大小,只按官职高低,先后顺序领兵作战。而范仲淹则放权给各将领,让武将自由决策参战。

    郑朗也说过,将从中御。俺们不从中御,你们看着打。看着经营各寨。好处立即显了出来,首先是种师衡。放权了,我就撒手干了,经商开荒。先是开荒,先后开了两千顷荒地,粮食在西北价格惊人,两千顷荒地,就算一顷一百石的产量,也能有两十万石粮食收成,至少能养活四万战士!

    又开始训练军队,将银子挂在箭靶上,谁射中就是谁的,先是在军中推广,后来在全城男女百姓中推广,那怕是罪犯,只要箭术好,立即释放出来。青涧仅数月时间,从士兵到百姓,箭术立上一层楼。但钱从什么地方来?招募商人,让商人给他本金,运来京城的奢侈品,与当地的羌族交换土特产,赚取其中的差价。不但如此,为了拉拢羌人各族,连女人也送,看中了我的小妾,好,给你。这是郑朗不同意的,即便是小妾,也是自己女人,随便送人算什么?为了不失信,大雪深及膝盖,也前去羌族探望。

    这些举措,迅速征服诸羌人的人心。

    种师衡其实并没有打过什么仗,然而仅开荒与团结诸族两项,功就不可没。后来的反间计更是神奇。

    几个月下来,延州本来是最薄弱的环节,变成一块铁板。

    元昊一看延州不好啃了,于是调转枪头。正好延州的邻居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知泾原路韩琦对范仲淹与种师衡的做法十分不屑,你们在做什么?苟且偷安,宋朝的脸面全让你们丢尽了!特别是范仲淹,你这样做,还是俺一心推荐的范大哥吗?

    其实也不能说范仲淹保守,放权给诸位将士,开荒,经商,几乎让延州军权、民权、财权**,真说起来,有那么一丝藩镇割据大权独揽的味道。但范仲淹骨子里还是一个保守的人。

    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增加延州的实力,拱卫延州安全,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怎么对付西夏。

    于是与韩琦矛盾激化。

    现在无人发觉,韩琦要战,元昊要战,战事从延州转移到环庆与泾原。

    韩琦比范仲淹走得更远,他不但想要战斗,还要将战斗蔓延到敌境,到西夏境内决战。

    他在谋划攻打西夏,西夏却先向他下手,率先攻打泾原路的三川寨。杨保吉战死,三川寨失守。但这次宋军反应很快,第二天泾原路都监刘继宗、李纬、王秉等人皆率兵前来营救,不过敌众我寡,皆战不利。王珪又率三千铁骑前来营救,自瓦亭寨到师子堡,被西夏人重重围困,杀到傍晚时分,杀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