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大营(2/4)
周云英急匆匆地迎过去,佯装没看到王妃,对着桓王冷漠的脸,拱手道了句:“属下参见大帅。”
桓王:“回京之后,本王已把帅印托付给你。”
周云英一愣,支支吾吾的:“我......”
王明珠本就是局外人,眼睁睁看着他从马车里春风洋溢的笑,变为现在寒冬腊月的冷。桓王这变脸的速度,令人叹服。
她趁此观察了一番兄妹二人的相处方式,倒有些像上下属的关系,一早听闻桓王麾下军令森严,手足至亲也不能免,对公主居然也一视同仁。
嫁去桓王府前,又听人说,桓王生性冷漠,待人接物透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寒意,对流着同一股血的兄弟姐妹们,都拿捏着分寸,不近不远。若有人想亲近他,从他的喜好下手,上赶着巴结,也不会被看得多重。
他的眼里自带警戒性,随时提防着人,实在难以揣摩。
这样戒备的小孩,王明珠只在难民营见过。
建兴年间,天灾人祸频繁,有一年六月飘雪、山洪爆发,四境哀鸿遍野,献王在京郊特设难民营,自掏腰包以救治。年幼的她提着食盒前去探望五哥,瞧见一衣不蔽体的年轻人,听王权说他没了爹娘,背井离乡,背着好友千里迢迢来京城领救济,可他好友昨日病死了,原本还能帮着做些事情的开朗少年,一瞬间失去了生的希望,再没开过口,也没吃过东西。
王明珠那时初见人间疾苦,又怀慈悲心肠,不忍他如此消极,上前将食盒递给了他,另好言宽慰几句,说人这一辈子,应当为自己而活,替已故之人看尽人间风光。
虽有些前后矛盾,但少年总算肯进东西了。
王明珠去年头回见桓王,对方的眼神,就让她想起了那个年轻人。
人一旦失去内心所珍重的事物,就会变得像怪物,不会心软,永远怀疑,不再相信真心。
看似浑身带刺,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
王明珠想到这里,心尖像被人狠狠掐了一把,又酸又软。
她的夫君,早已用刀将自己血淋淋地刨白,把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都讲给她,失去那么多,却还如此真诚,需要用尽了多少勇气、不眠了多少日夜,才敢迈出这一步。
她不敢想,她怕自己还不起。
不过感情这回事,从来都不需要像端平一碗水那般小心翼翼,一个人真心实意地爱,愿意付出多少,不代表就能得到多少,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桓王乐意,他心甘情愿,他认栽。
周敬端早就想过,若没能把王明珠的心拿下,就算了。至少他们是夫妻,能躺在同一张床上,就算同床异梦,他也认。
百年之后,合葬在同一个陵寝,下了地府,奈何桥上,能遇见最好,遇不到,他来生再去寻。
桓王:“回京之后,本王已把帅印托付给你。”
周云英一愣,支支吾吾的:“我......”
王明珠本就是局外人,眼睁睁看着他从马车里春风洋溢的笑,变为现在寒冬腊月的冷。桓王这变脸的速度,令人叹服。
她趁此观察了一番兄妹二人的相处方式,倒有些像上下属的关系,一早听闻桓王麾下军令森严,手足至亲也不能免,对公主居然也一视同仁。
嫁去桓王府前,又听人说,桓王生性冷漠,待人接物透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寒意,对流着同一股血的兄弟姐妹们,都拿捏着分寸,不近不远。若有人想亲近他,从他的喜好下手,上赶着巴结,也不会被看得多重。
他的眼里自带警戒性,随时提防着人,实在难以揣摩。
这样戒备的小孩,王明珠只在难民营见过。
建兴年间,天灾人祸频繁,有一年六月飘雪、山洪爆发,四境哀鸿遍野,献王在京郊特设难民营,自掏腰包以救治。年幼的她提着食盒前去探望五哥,瞧见一衣不蔽体的年轻人,听王权说他没了爹娘,背井离乡,背着好友千里迢迢来京城领救济,可他好友昨日病死了,原本还能帮着做些事情的开朗少年,一瞬间失去了生的希望,再没开过口,也没吃过东西。
王明珠那时初见人间疾苦,又怀慈悲心肠,不忍他如此消极,上前将食盒递给了他,另好言宽慰几句,说人这一辈子,应当为自己而活,替已故之人看尽人间风光。
虽有些前后矛盾,但少年总算肯进东西了。
王明珠去年头回见桓王,对方的眼神,就让她想起了那个年轻人。
人一旦失去内心所珍重的事物,就会变得像怪物,不会心软,永远怀疑,不再相信真心。
看似浑身带刺,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
王明珠想到这里,心尖像被人狠狠掐了一把,又酸又软。
她的夫君,早已用刀将自己血淋淋地刨白,把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都讲给她,失去那么多,却还如此真诚,需要用尽了多少勇气、不眠了多少日夜,才敢迈出这一步。
她不敢想,她怕自己还不起。
不过感情这回事,从来都不需要像端平一碗水那般小心翼翼,一个人真心实意地爱,愿意付出多少,不代表就能得到多少,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桓王乐意,他心甘情愿,他认栽。
周敬端早就想过,若没能把王明珠的心拿下,就算了。至少他们是夫妻,能躺在同一张床上,就算同床异梦,他也认。
百年之后,合葬在同一个陵寝,下了地府,奈何桥上,能遇见最好,遇不到,他来生再去寻。